当前位置:

历史系举办2025年教学类毕业论文指导专题研讨会

   时间:2025年03月17日 11:32 [ ] 浏览次数: 来源: 责任编辑:肖翔天 视力保护色:

3月14日,历史系在学院会议室召开“教学类毕业论文指导专题研讨会”,系主任梁中美主持会议。历史系10余位教师通过线上和线下参会研讨。会议聚焦毕业生教学论文选题重复、框架松散、实践脱节等突出问题,通过案例剖析、对策研讨与制度设计,系统构建论文质量提升新机制。

梁中美首先展示近五年数据:教学类毕业论文选题重复率高达38%,其中《核心素养培育》《史料实证教学》等主题占比超四成。约25%的论文存在“理论铺陈多,课例剖析浅”现象。另有一些论文则因实习年级与开题预设不匹配。梁中美提出,现行培养方案要求学生在第6学期开题,但教育实习安排在第7学期,导致不少的学生实际授课年级与开题预设不符。她谈到,可以借鉴其他学院的方式,即将实习时间与开题时间互换,以避免上述问题。魏郭辉指出症结,即学生惯用“教科书式”选题,如《高中历史大单元教学设计研究》,缺乏具体学段、课型与案例支撑。建议推行“三限原则”——限学段(初中/高中)、限课型(新授课/复习课)、限地域(结合实习学校特色),为选题精细化提供样板。李瑞平则提出,本学期学校将增加“AI内容检测模块”,即系统将自动标红疑似智能生成段落,并对AI贡献度超10%的论文启动人工复核。她请导师们通知每位学生,注意写作过程的真实性。万国崔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建设“教学案例资源库”,收录历届优秀教学设计、课堂实录视频等,供学生论文写作参考;二是将AI合理使用纳入论文评分细则,设置“文献溯源”“论证原创性”等评分维度;三是在《学科前沿与论文写作》这门课中增加训练教学论文的撰写等实操技能。

最后,初步确定将于近期启动“教学类毕业论文提质计划”,通过选题公示、中期答辩、AI检测前置等举措,实现全过程质量监控。学院教学委员会同步把关,新增“教学研究论文写作模板”、“AI使用负面清单”等实用内容的审核。本次教研活动以“问题导向+解决方案”的研讨模式展开,让我们对如何指导学生将教学实践转化为学术成果有了清晰路径。历史系将持续推进教研成果转化,助力毕业生交出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温度的教学研究毕业论文。


图/王秋实 文/梁中美

一审/韦丹凤 二审/魏郭辉 三审/万国崔

教研会现场1

教研会现场2




上一条:历史学师范生开展3月份中学历史实践教学
下一条:历史学师范生开展3月份中学历史实践教学

文章下载】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