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一站式”学生社区建设 “数智时代的档案价值‘新’注解” ——刘娟娟主讲2025年印山讲坛第16期

   时间:2025年10月27日 14:49 [ ] 浏览次数: 来源:历史与档案学院 责任编辑: 视力保护色:

10月24日,由贵州省文史馆和贵州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的“印山讲坛”系列之第十六期讲座,在宁静楼626成功举办。本期讲座的主题为“数智时代的档案价值‘新’注解”,主讲人为贵州财经大学信息学院教师、上海大学毕业的博士刘娟娟。历史与档案学院档案班师生约150人到场交流、学习。

刘娟娟的研究方向为档案数据治理和档案数据要素,在档案数据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发表多篇相关学术论文,主持参与多项科研项目。讲座中,刘娟娟紧密结合国家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数据要素化的战略背景,对档案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的价值属性与实现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她指出,在数智时代浪潮下,档案数据的重要性与日俱增。从价值形成基础、价值形成的原动力,以及新的价值关系构建三个关键维度,她对档案的“新”价值进行了鞭辟入里的阐释。她着重强调,客体数据化属性犹如坚固的基石,为档案价值的形成提供了坚实支撑;而主体利用需求则如同强劲的引擎,是推动档案价值形成的核心动力。此外,刘娟娟还独具慧眼地提出了档案数据要素价值形成的新颖观点,认为通过巧妙构建新的价值关系,能够进一步挖掘并提升档案数据的价值。

为了使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刘娟娟精心选取多个实际案例,详细剖析了档案数据在真实性、连续性和可追溯性方面所具备的核心优势。她生动展示了档案数据在金融、医疗、教育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实例,清晰说明了档案数据如何借助深度挖掘和开放共享,摇身一变成为具有现实影响力的数字资产与社会资本。

讲座尾声,刘博士深情呼吁大家重视档案数据价值,积极投身相关研究与实践。她表示,档案数据在数智时代蕴含着巨大潜力,关乎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讲座现场座无虚席,师生们全神贯注,沉浸在刘娟娟的精彩讲解中。她以生动的语言、清晰的逻辑和丰富的实例,将复杂的理论阐述得深入浅出,恰似一阵清风,吹散了师生们心中的疑惑,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热烈掌声。此次讲座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讲座中

李忠峪在主持

刘娟娟在讲座




文/图 王嘉欣  一审/李忠峪  二审/蔡知远  三审/万国崔



上一条:历史与档案学院教师赴广西民族大学参加学术会议
下一条:历史与档案学院教师赴广西民族大学参加学术会议

文章下载】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