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贵阳市文化出版新闻广电局领导来我校就校地共建“贵阳市非遗研究中心”交流座谈会

   时间:2016年06月15日 08:33 [ ] 浏览次数: 来源: 责任编辑:lishi 视力保护色:

  2016年6月14日,受学校科研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邀请,贵阳市文化出版新闻广电局非遗处处长周星、贵阳市非遗中心主任张彬、乌当区文广旅局副局长夏德慧和乌当区非遗中心主任胡晓蓉来我校就校地共建“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考察调研。学校副校长何林、科研处处长金凤、团委书记张婷、文学院院长吴俊、历社学院院长申满秀、地旅学院院长李乐京、艺术学院院长马关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唐志明、传媒学院院长助理白瑞荣以及非遗研究中心相关研究人员参加座谈,座谈会由金凤主持。

  在调研座谈会中,何林强调,围绕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色,如何进行有效保护与创新利用是高校和职能管理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贵州师范学院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保护、宣传、教育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为推动学校“一体两翼”中“文化旅游”一翼的跨越式发展,加强“教、学、研、产”相结合,充分协同校内外资源,与地方行政管理部门深度合作是一条科学有效的路径。学校非常支持校地共建“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将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

  金凤、吴俊、申满秀、李乐京、马关辉、唐志明、白瑞荣等人也先后就具体合作项目、方式方法展开交流。周星等人对我校前期开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保护等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表示,校地共建“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是一个很好的探索,市文化出版新闻广电局领导非常支持此项工作,市局和贵州师范学院在很多方面有着很广泛的合作空间,就具体非遗项目来说,香纸沟“土法造纸”的创新利用、石头寨“文化空间”的抢救保护、四印苗“簪汪古歌”的有效传承、水东土司文化研究等项目急需贵州师院的专业研究人员提供智力支持。周星建议,学校和市局可以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中协商合作路径。

  座谈结束之后,周星一行在何林等人的陪同下,参观了学校大学生文化创意基地和非遗传承人“名师工作坊”,对我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高度认可。

  我校作为贵州省首批非遗传承人群培训基地建设单位,在全省高校范围内率先设立了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前期成果突出、体制机制灵活、思路方法得当,彰显着蓬勃的活力。此次交流座谈会,为下一步双方具体实施项目合作、文化传承、特色创新等打下坚实的基础。

 

                         交流会现场

                   副校长何林介绍合作思路

 

 

上一条:历史与社会学院创新党课之环保在我身边
下一条:我校成功举办2016年度“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

文章下载】     【打印】    【收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