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文化产业作为一个近年来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富民增收方面越发的突显出其重要性。伴随着社会的文明进步,人们意识到了文化资源是人类除自然资源外最重要的资源,它既存在于人类的物质领域,又存在于人类的精神领域,构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没有文化资源,就如像没有自然资源一样,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文化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或物质形态的结晶,有着不可估量的资源开发潜力。正如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说的那样: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这种资本能够转换成经济资本。细数全国范围内各省市对于文化产业开发的运作方式及运作条件都不尽相同,云南对于贵州来说,作为一个在文化保护及旅游文化产业之路上的先行者,享受到了“文化资本”转化为“经济资本”的福利。而贵州如何将自身的多元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如何突破云南模式,创造性、创新性的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及我们学校文化产业的学生如何对自身未来进行建设和规划?这一系列的问题,前者是我们贵州当前在建设“文化大省,文化强省”之路上面临的重大阻力,后者则是我们文化产业学生在发展自我,规划自我方面所面临的困惑。试图解决问题,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只有去实践,实践才能出真知。
二、活动目的
1、了解云南文化产业具体实际运作方式、市场体系构建、开发模式、开发问题、着重的价值核心,即:怎么做、怎么规划、怎么发展、怎么培养。
2、通过实践活动学习,对自身建设有所启示,即怎么做、做什么。明白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文化产业人才,明白文化产业的机制构建,或带给我们思维与实际操作、制作手工艺品时内涵、形象方式上的转变,通过此行来提高我们的专业素养、专业眼界、专业实操能力。
三、活动对象
1、云南多元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以云南玉龙县塔城乡纳西族勒巴舞为例)
2、云南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现状。(以昆明民族村、世博园,丽江古城、香格里拉为例)
3、云南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构建模式及引进机制。(以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及相关文化产业创意企业为例)
4、云南文化资源分布及开发模式。(以云南丽江纳西族文化,香格里拉藏族文化为例)
四、活动内容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主要是针对云南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态势,高校及政府进行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等方面来进行的。如:
1、丽江古城旅游文化产业开发机制、市场体系、产业链构建状态、旅游工艺品的创新特色及方式。
2、政府和高校在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合作方式,培养目标,培养手段。
3、文化产业发展与文化遗产资源保护语境下的实际操作的突破方式,核心价值的构建。
4、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产、生存的实质,文化保护的主体性。
五、活动方法
1、访谈法
在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与文化旅游景区内的开发企业负责人、一线从业人员,及高校文化产业研究院教师,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人或民间热爱民族文化相关人士进行沟通交流,得到他们关于云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看法或培养文化产业人才机制与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态势等等信息。
2、观察法
通过实地走访,如云南民族村、世博园、丽江古城、香格里拉、玉龙县塔城乡等地,了解和观察这些地方现状,探索它们面临的困境,对它们所展现的外部形象进行思维记忆,并作出在思维结构上的空间对比分析,从而进行信息记录。
3、网络资料收集法
利用网络收集有关云南文化保护或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及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相关论文、期刊、图书等资料,为进行实地开展实践活动和写报告提供帮助。
六、活动时间
2014年7月8日———2014年7月13日
七、活动过程记录
2014年历史与社会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日志
2014年7月8日 星期二
昨天晚上11点30分,我们“滇之路·黔之梦”暑期三下乡考察队的10名成员顺利从贵阳出发,经过一夜的颠簸,我们于今天上午8点55分,顺利到达云南省昆明市。
在顺利入住酒店之后,带队老师王明立刻组织9名学生召开这次考察之行的第一次全体大会。在会上,首先王明老师强调了本次考察特别要注意的安全问题,要求成员必须服从集体安排,绝对不得擅自行动,若在自由休息时间外出,必须向队长苏婧和高海滨汇报并经过带队老师王明同意且必须保证两人以上同时外出,时间不允许超过一个小时。第二,王老师提出,本次考察旨在向云南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观摩学习,要保持良好心态,积极做好吃苦耐劳的准备,要尊重当地少数民族人们的饮食生活习惯,做好考察记录,每天汇报考察情况。第三,王明老师带领全体成员再次学习了由贵州师范学院校团委提供的《2014年贵州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安全责任材料》,要求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安全意识要再次提高。第四,9名学生成员依次发言,畅谈了对本次考察活动的期待和自己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即将完成的任务。
随后,我们外出乘坐汽车前往昆明世界园博览馆。据我们之前了解:昆明世界园艺博览园(简称世博园)是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址,园区整体规划依山就势、错落有致,气势恢弘,集全国各省、区、市地方特色和95个国家风格迥异的园林园艺精品,庭院建筑和科技成就于一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时代主题,是一个具有“云南特色、中国气派、世界一流”的园林园艺精品大观园。
王明老师和9名成员分为两个小组,按之前所做的工作分工表,去参观学习博览馆的基本操作规范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影响力。由成员唐强同学带队的第一小组主要了解园区结构。园区包括五大场馆:国际馆、中国馆、人与自然馆、科技馆和大温室;七大专题展园:树木园、竹园、盆景园、药草园、茶园、蔬菜瓜果园和会后新建的名花艺石园;三大室外展区:国际室外展区、中国室外展区和企业室外展区。共培育移栽了各种类植物2551种,200多万株(丛),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12种,创历届A1级世界园艺博览会的最好水平。同时还创下了占地面积、建设速度、展示植物种类、园林精品、连体温室、竹类植物种类、柏科植物移栽、断崖塑石等8项“世界吉尼斯之最”。另一组由苏婧同学带队的小组主要了解它的文化产业价值。作为世界上唯一完整保留的世博会会址,世博园凭借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具原创性的园林园艺大观园独有的历史文化和景观价值,已经成为具有世界性、民族性、园艺性、高品位性、唯一性、不可模仿性、价值可持续性的会址文化遗产。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世博园丰富的内容:博览园主要分为室内展览馆、室外展场、公共服务设施三大组成部分。世界园艺博览园以室内外庭院和植物花卉展坛、室内园艺品展示的形式为主,同时吸纳与园林艺术、自然环境相关的文化展示活动。内容包括:各国悠久的园艺传统和丰富多彩的园艺品种;各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结合的庭院建筑;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成就园艺与各民族文化发展密不可分的渊源以及园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功用;通过人类科技发展的成就,展示经济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完善结合;精湛的园林艺术的组合。
通过一天下来的参观考察,我们发现,目前我们需要学习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今天是第一次,也顺利开启了考察之路。晚上大家又集体碰头,互相交流一下学习、参观的心得体会,也纷纷表示希望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继续努力,不断加油!为我校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做好教学实践安排打下坚实的基础。期待第二天的行程!
2014年历史与社会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日志
2014年7月9日 星期三
今天我们团队的任务主要有两个,一是参观云南民族村村寨,二是参观学习云南省民族博物馆。
上午9点,我们乘公交车到达云南民族村村寨。据我们之前的了解,云南民族村,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南部的滇池之滨,距市区8公里,占地面积1250亩,是云南省新兴旅游基地展示云南各民族文化风情的窗口。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鸟语花香,自然人文景观与民族风情和谐地融为一体。
云南民族村有26个少数民族村寨,同时还建有民族团结广场、民族歌舞厅、风味食品城、宿营娱乐区等一批集观赏、游乐、度假、水上娱乐、餐饮服务为一体的综合配套设施,能满足不同层次游客的需求和爱好。民族村寨采用复原陈列的手法展示云南的民族风情。走进村里只见不同风格的民族村寨分布其间,错落有致,各展风姿,各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村舍建筑、生产、生活、宗教习俗均如实地展示出来,是云南民族文化的缩影。它是反映和展示云南二十六个民族社会文化风情的窗口,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民委民族文化基地和国家民委全国首批民族工作联系点之一。
参观下来,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了解到云南民族村当时作为云南省重点投入的第一个大型主题公园在开局头年便创造了600多万游客的年接待量,日均达1.7万人次。从1993年~1997年,年均游客人数300多万,日均8000多人次。1999年世博会在昆明成功举办之后,云南民族村的影响和在云南旅游业中的重点景点地位明显下降,之后更逐年迅速下滑。从2000年~2003年,游客接待量分别从l16万降至62.3万人次。2003年由于“非典”的影响,下半年,虽经多方努力,日均游客量为1000人次以下。2004年虽有起色,但平均游客量不到1200人次。不久前昆明市产权交易中心发布了《云南民族村产权转让公告》,公告称,云南民族村整体资产将进行公开拍卖,挂牌转让价3.773亿元。公告表示,此次产权转让行为已经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管理委员会批准,并报经市政府同意。公告指出,云南民族资产评估备案值为:资产总额59471.45万元,负债总额3346.99万元,净资产总额56124.46万元。
但是现在民族村还是有许多问题,其原因主要是机制不畅。过去只有12个村的时候门票为70元,如今增加到26个村,门票仍然为90元,工作人员增加了一倍,民族村的总收入却几乎没有增加。此外,投资渠道单一,融资困难,产品结构老化,发展方式落后,多年来主要依靠政府输血完成改造和发展。
对此,我们应该以市场为导向提供多种服服务。民族文化无疑是云南民族村宝贵的资源优势,但仅仅是通过文化复制和再现式的舞台化展示,将资源转化为产品,尤其是变成市场上需要的那些产品是远远不够的。民族村里几乎十多年不变的民族大游演、各村寨的文化展示等,毕竟相对于游客的多样化需求越来越显得千篇一律和单调泛味。且这些内容远离现代人,尤其对城市追求时尚的年轻游客来说太过陌生和遥远了。如果对于初次游览民族村的游客来说还有些新奇的话,对重游的游客来说很难再让其产生兴趣和再次购买的欲望。由此看来,云南民族村仍仅仅停留在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经济,尚未转向以市场导向的新型模式上。
下午4点,我们来到云南省民族博物馆,这次我们参观民族博物馆主要以观云南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如:青铜器 、书画、少数民族文物 、佛教文物 、工艺品 、陶瓷 、近现代特色物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它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礼仪与节庆、民间传统知识和传统工艺技能,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镌刻着我们的祖先从昨天走来的足迹,是各个民族的生命记忆与文化符号。
在省民族博物馆我看到了古滇文化的多样性与繁荣,它反映着云南各族人民的智慧及生活文化,更体现出滇文化的特异性、复杂性、多元化特点。省民族博物馆里的文物见证了云南人的生活轨迹,承载着云南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云南各族人民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文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示了云南省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近年来云南省非遗保护的丰硕成果。
2014年历史与社会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日志
2014年7月10日 星期四
撑起彩云之南的力量
——“滇之路,黔之梦”云南社会实践活动实录
众所周知,激烈的社会竞争下最惨烈的莫过于人力资源市场了。每一个行业,人才尤为关键,这是一切行动和财富创造的力量之源。对于我们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之路,人才即是引领者与领航者。云南近年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除了有着丰富且特色鲜明、吸引力十足、保存完好的民族文化外,还得益于政府和高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深谋远虑,创造了符合自己特色与发挥自己特长的人才培养机制及培养体系,这些政策和努力,远不是一句走得早,基础好就能解读的。所以,我们此次奔赴云南考察之行一个重要目的地即是云南的高校,特别是云南大学。
在经过了昆明夜色的洗礼,轻漾的“春风”的轻拂,我们的激情依然还沉醉于云南民族村里26个少数民族火辣的民族风情中,我们的思绪依然还在为华彩创意文化有限公司老总郑大军的一席话而苦苦的咀嚼。新的一天,新的征程。伴随着大伙的期待,今日,跟随着昆明的朝阳,我们考察队一行人带着心中的疑惑和别样的心境走进了云南大学(校本部)的校园,希望在这里能找到心中的答案,找到未来的曙光。
前来接待我们的是今年刚刚从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硕士研究生院毕业且工作找在了我们学校我们学院的李兰老师与刘心老师。在李兰老师与刘心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漫步在了云南大学的校园里。云大给人的气息从一进校门就能感觉得到,古朴而坚韧。我们知道在这里一切喧嚣、浮华都会成为笑柄,知识才是这儿万物的主宰,这便是历史的积淀。就在这种气息的引领下,以及李兰老师的讲解下。我们先后参观了云南大学的东陆书院、至公堂、云南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还瞻仰了云南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
据了解,云南大学始建于1922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下放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 “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
东陆书院的前身是贡院考棚。贡院考棚是云大的校址,原是明清两代云南的贡院,即全省进行科举考试的总考场。贡院考棚是云南贡院的主要建筑之一,始建于明弘治十二年。清康熙年间,曾增至4800多间,光绪年间更是一度超过 5000间。据统计,云南文科举人多达6144人,上京参加会试的有627人,他们都出自此处,其中包括云南历史上唯一的状元袁嘉谷。云大建校时考棚被改为学生宿舍,新中国成立后,做教职工宿舍使用。直到1987年,政府将东号舍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并恢复考棚名称。(考棚前几间号舍有古代科举考试仿真蜡像陈列,可以参观。其余部分现作为艺术与设计学院的琴房,另一部分为教室办公室。)
至公堂是明清云南乡试活动的中心,是今全国仅存的中国一千三百年科举考试制度历史的见证之一。民族英雄林则徐曾两次在这里主考。1656年,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木郎来昆,改至公堂为皇帝行宫,此行宫一度成为南明王朝的军政中枢。明末吏部尚书王锡衮曾被囚禁在此。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大学至公堂作为云南大学礼堂,是全国学术活动的中心,当时中国的大后方各种全国性的学会、年会、学术报告会、学术讲座频频在至公堂举行,全国许多著名的科学家曾在这里集会、演讲。新中国成立前夕,至公堂是中国“民族堡垒”的著名论坛,闻一多先生著名的《最后一次演讲》即在此进行。1987年2月21日,至公堂被云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保护文物。
云大一行,最让我们期待,也最让我们敬畏的则是云大的文化产业研究院了。我们跟随着李兰老师来到了这里,受到了该文化产业研究院党支部书记李菊梅书记的热情接待。李书记跟我们亲切的交谈了关于云大文化产业研究院的一系列情况和问题,详细的讲解了研究院的近年来对于云南文化产业的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并欢迎我们将来能报考该研究院的研究生。由此,我们了解到这里是全国培养从事文化产业工作或研究人才的殿堂之一,是集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为一体的研究机构。2007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是全国六个设在高校的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之一,还是云南省首批设立的10个省级社科研究基地之一。文化产业研究院下设办公室、研究生部、综合研究室、信息研究室等,有专职研究人员17名,其中教授5名,副教授3名,讲师6名,教辅人员3名,聘请省内外20多名相关领域专家作为客座教授、兼职研究人员;研究院有民族文化产业、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两个博士及硕士学位授权点,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70名。产业理论研究、高端人才培养、战略咨询服务即是它的办院宗旨。它的发展壮大,正在不断的为云南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输送着补给。
在离开了云南大学之后,于下午14点和16点,我们先后去了在云南近代历史非常著名的一文一武两所学校,即“文”是指西南联合大学,“武”是指云南陆军讲武堂。当然,现今的我们只能看到的是原西南联大的旧址与讲武堂的历史博物馆。
云南省陆军讲武学堂历史博物馆是在当时云南陆军讲武学堂旧址的部分基础上复建出来的。云南讲武堂它曾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所著名的军事院校,开办于1909年(己酉年),原系清朝为编练新式陆军,加强边防而设立的一所军事学校。建立时与天津讲武堂和奉天讲武堂并称三大讲武堂,后与黄埔军校,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齐名。该讲武堂的学生中有几位成为了著名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其中就有丙班的学员朱德、12期华侨学生叶剑英、17期学生崔庸健等。
西南联大它是中国抗日战争期间设于昆明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为保存中华民族教育精华免遭毁灭,华北及沿海许多大城市的高等学校纷纷内迁。西南联大是由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于1938年2月搬入云南昆明。1946年5月,上述3校迁回原址,师范学院留昆独立设院,改称昆明师范学院,1984年更名为云南师范大学。今天的西南联大的旧址就在云南师范大学校园内。
这几天下来,每一天的观察和走访都会给我们带来全新的变化,或是思维,或是眼界,又或是心灵。总之,今天给我们的感受就是,人才的重视和持续培养为彩云之南的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最美的蓝天。
2014年历史与社会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日志
2014年7月11日 星期五
古 老 的 东 巴
——“滇之路,黔之梦”云南社会实践活动实录
夜色的苍茫,火车呼啸而过。
清晨,微弱的光芒刚刚探出它的身子,我们便站在了丽江的土地上。抬抬头看了看天空,云朵儿乌黑的一层叠一层。火车站的广场上人头攒动,来这儿旅游渡假的人可真多。此时,别样的心境,别样的任务,赋予了我们别样的身姿和步伐。大伙麻利的挤上了开往市区的公交,公交车师傅的普通话夹杂着厚厚的纳西方言的味道,车上叽叽喳喳的说话声透露出了人们的兴奋,即使故作镇静也会忍不住的要去侧耳“偷”听其他人的交谈和对话。只有我们自己明白,我们不是来旅游的,使命在催促着我们,“伤痛”在鞭策着我们。
丽江古城区内的一切对我们的神秘感依然还会再度保持。因为,根据行程安排,今天上午我们所要探访的是丽江市博物院,即东巴文化博物馆。在结束这一行程之后,于今天下午我们还要赶往玉龙县塔城乡,去寻找和体验原汁原味的纳西文化魅力及考察纳西文化的乡间生存状态。丽江,只有我们做足了“功课”,才能够从我们自己的视角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来找寻到它的旅游文化产业的成功奥秘。赶了那么久的车,我们大伙还是个个都精神焕发,因为我们都知道,前方的路虽已是坦途,虽已铺就好。但是,我们的力量都还不足以使得这一切轻易的就能让我们得到,让我们领悟。所以,我们必须得打起十二分精气神,用有限的学习参观时间,去换取无限的可能,出色并出彩的完成我们的任务,提高自己,壮大自己,锻炼自己。
在接近九点钟左右的时候,我们考察队一行人来到了丽江市博物院。它位于丽江古城黑龙潭公园北部,是2004年由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与原丽江地区文物管理所合并组建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其中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馆成立于1984年,是云南省第一个县级博物馆,丽江进行了文化体制改革后,与市文管所合并,升级成为了现在的市级博物院。它肩负着收藏、整理、研究和宣传历史文物、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保护管理丽江境内文物等多重任务。人才结构合理,具有良好的学术研究能力。博物院下设办公室、陈列宣教部、保卫部、文物保护管理部、产业开发部等部门。1993年被授予“全国十大地县级优秀博物馆”称号,1994年荣获“全国文化先进集体”称号,1997年列为“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进行参观学习后,我们了解到了关于纳西族人民生活习俗、建筑艺术、歌舞服饰、文化风情、宗教信仰及手工技艺等方面的民族特征。据纳西的神话传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开天九兄弟、辟地七姐妹开辟了天地。从此,纳西人民永远传诵着人类与自然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藏族、白族、纳西族是同一个祖先的故事,他们渊源于氐羌族群。在上下几千年、纵横几千里的时空跨越中,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纳西人民创造了伟大且辉煌灿烂的东巴文化。东巴文字它成为了世界上现今还在使用的唯一象形文字,东巴古籍文献列入了世界记忆名录。“东巴”(东部方言区称“达巴”),意为智者、导师,他们集巫、医、学、艺、匠于一身,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重要传承者。东巴的宗教活动为民众的生产生活服务,因而东巴教祭仪与纳西族的民俗密切相关。东巴教在承袭纳西族原始信仰的基础上,吸收西藏早期苯教的内容,且逐渐融入佛、道等多元宗教文化因素,形成一整套独特的宗教、伦理思想体系。信奉万物有灵,兼有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和鬼神崇拜,主要特征是多神、重卜、重巫,保留了原始性、血缘性、地域性等原始宗教色彩,有相对规范、统一的祭祀仪轨与宗教经典。在纳西族的传统民居方面,井干式木楞房是他们较早采用的建筑形式,正北方向为正房,被称为“母房”,是全家人生活、议事的主要场所。房门门槛高,门楣低,屋内设火塘、神龛、大小床,主宾、男女座次分明。火塘外侧中柱称为“牟都”,意为擎天柱,火塘、擎天柱是家中最神圣的地方,纳西族许多人生礼仪都要在这里举行。母房是纳西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对于东巴文化博物馆的参观学习,我们在不舍就中结束了。下午,我们考察队一行赶往了玉龙县塔城乡,来到了脱离了城市浸染的纳西民族村寨,深入原始纳西文化的“自留地”。我们考察队借住在了跟我们是同校的一个姓何的同学家里。傍晚时分,我们考察队分为两组分别对何————同学的二叔和当地塔城乡党委书记木书记及共青团书记、党委委员等一行人就玉龙塔城地区纳西文化的保护、生存、类别等等方面进行了采访、交流和沟通。
在采访时,据何二叔说。在塔城这个地方一直流传着一种仅限于此地区的纳西民间舞蹈勒巴舞,传说是东巴的创始人“梅神五大”(音译)在生活中根据动物或昆虫的肢体形态动作创造出来的,包括:猴子、老鹰、青蛙、苍蝇、蜻蜓等动物和昆虫。这一舞蹈形式,跟东巴宗教信仰没有关系,专门是用来在节庆活动时助兴和起到烘托气氛的作用的,一般会在结婚、春节(原始)或纳西传统节日时跳。跳舞时的衣服为动物皮毛制作(其中女性服饰为七星帽式),乐器为小鼓、大鼓、牛尾巴。舞蹈进行过程中每换一次动作都会大吼一声,舞蹈人数无限制,年龄无限制,性别如今无限制(解放前有限制),时长根据情况不同而略有不同,这一舞蹈传说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据2002年时统计调查,当地大部分村寨对这个舞蹈的具体形态,动作等方面大都已失传。现今,这一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为正值朝仗之年的李维香老先生。但是,何二叔在说到如今勒巴舞的现状时皱紧了眉头。他说:“虽然这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今,面临的形势依然非常的严峻,后继无人,便是它难以突破的坎。”他觉得,文化的延续并不是靠一个人就能完成对它的传承,而是很多的人得加入到这一队伍中来,不管你是不是传承人。何二叔还说,他这一辈子的最大愿望就是把勒巴舞完好无损的传承下去,尽管自己并不是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但是,祖祖辈辈创造的心血不能在他这一代人手中毁掉,他要扛起大旗,用行动去唤醒周围村寨的同胞,一起来加入到他的队伍,让文明的血脉的以延续!距今为止,何二叔自发组织了村民勒巴舞表演队,还收纳了20多名的十五六岁的年轻人做徒弟。
我们坚信,作为一个文化的角斗士和捍卫者,他的行动最终会感染所有当地人,会让纳西勒巴文化永放光彩。
2014年历史与社会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日志
2014年7月12号 星期六
火种——点燃了希望,凐灭了文明
——“滇之路,黔之梦”云南社会实践活动实录
今早八点,我们考察队又再一次的整装待发,目的地即是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的香格里拉县。
中午接近12点的时候,在经历了3个多小时的路程颠簸,我们抵达了香格里拉。由于行程安排的紧密性,今天我们只有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来对香格里拉的文化保护及文化旅游产业现状来进行一个简单的调查、走访和资料的收集。
首先,我们考察队先来到了香格里拉的松赞林寺。据我们调查所收集到的资料和了解的情况得知,香格里拉松赞林寺是云南省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也是康区有名的大寺院之一。松赞林寺又称归化寺,位于香格里拉以北5公里的佛屏山下,是公元1679年五世达赖和清康熙皇帝敕建"十三林"之一。于公元1679年(藏历第十一绕迥阴土羊年)兴建,于公元1681年(阴铁鸡年)竣工。五世达赖喇嘛亲赐名“噶丹·松赞林”。被誉为“集藏族造型艺术之大成”的“藏族艺术博物馆”。它还是川滇一带的黄教中心,被誉为"小布达拉宫"。该寺依山而建,外形犹如一座古堡,是一座古镇规模的古堡群建筑,高大雄伟。主建筑扎仓,藏语依意为僧院,是僧众学习经典、修研教义的地方。后殿供有宗喀巴、弥勒佛、七世达赖铜佛,高三丈有余,直通上层。中层有拉康八间,分别为诸神殿、护法殿、堪布室、静室、膳室等。前楼客厅供贵宾宴会及观赏“羌姆”(面具)舞时使用。顶层正楼设精舍佛堂,供奉五世达、七世达赖佛像,以及贝叶经卷、唐卡、传世法器等。佛堂正南为高耸的钟鼓楼,清晨、正午、黄昏击鼓报时,声闻十里。寺院建筑可以说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建筑金碧辉煌,造型丰富多彩的镀金铜瓦,殿宇宝角兽吻飞檐,扎仓大殿宽敞恢宏殿,殿中供奉的诸多佛像:昆塔高大神圣,两侧西厢的壁画雕饰精美琳琅,这里显现着佛法的深固,这里诠释着佛经的丰富内涵,这里是响彻着佛普渡众生的布道,这里是佛光充溢的殿堂。
自从香格里拉的旅游开发之后,来这里旅游的人群就越来越多,好的是为这里带来了丰厚的旅游收入,促进了当地的发展。但是,我们在进行走访调查的过程中就发现了一些不好的的现象正在改变着这里。如:1、旅游开发正破坏着这里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垃圾乱丢乱放。2、藏文化的某些自身特色为了迎合旅游大众的心理而发生了相应的质变。3、市场环境下,当地僧侣变得功利化。这些问题,如何来解决,还需要很多人的努力。
随后,我们来到了香格里拉的一座被藏人称作“独克宗”的古城(译为“月光城”),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古城依山势而建,路面起伏不平,那是一些岁月久远的旧石头就着自然地势铺成的。至今,石板路上还留着深深的马蹄印,那便是当年的马帮给时间留下的信物了。想着很久很久以前,辛勤而睿智的藏族人民造就了神秘且富有魅力的藏传佛教这一宗教文化,用手中的火炬在高原之间为人们播下了文明的火种,生根、发芽,并得以向世人广为传播,吸引了众多的海内外游人到这儿来找寻那“消失的地平线”。但是,有时火能点燃希望,让文明之光照耀大地。有时,火也会凐灭文明。在2014年1月11日凌晨1点27分,云南香格里拉独克宗古城四方街发生火灾,火灾烧毁房屋100多栋,造成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独克宗古城的一大半藏文化的精髓就这样被无情的大火给吞噬掉了,这无疑不让人感到无比的痛心。
通过对香格里拉这两地的实地考察,我们认为香格里拉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现如今正面临着一些这样的问题:
1、旅游业产业关联度不高,突出表现在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且游客逗留时间短,使相
关产业链条得不到延伸。
2、旅游产品结构单一,旅游商品开发缓慢。在香格里拉,摆售着花花绿绿的来自印度、尼泊尔的商品,以及四川、浙江、云南大理等地生产的“香格里拉旅游纪念品”,而当地的藏装、藏饰、手工艺品几乎是真空等。
3、管理上的机制不完善,配套措施不齐全,导致景区内的混杂。
由此,我们认为应该这样来解决当前这一系列的问题:1、松赞林寺、独克宗古城的开发管理从一开始就要贯穿着以文化保护带动旅游业、以旅游业发展回馈文化保护的理念。建立从旅游业收益中提取一部分收益用于文化资源的保护和传承发展,形成鼓励文化产业发展的机制。2、走整合资源+品牌塑造+激活市场+创意的策划路径。3、形成特色旅游文化产业价值链体系,推出民族特色旅游产品,形成旅游产业发展的基本脉络,从“行、游、购、住、食、娱”六要素组合方面追寻民族文化价值,拓展旅游产业价值链体系可持续发展。4、加大对旅游文化产业的产业属性、经济功能、发展潜力、开发价值的研究,形成全面系统的指导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2014年历史与社会学院暑期“三下乡”活动日志
2014年7月13日 星期日
匆 匆 丽 江
——“滇之路,黔之梦”云南社会实践活动实录
有人曾这样说过:“如果只是匆匆经过丽江,能看到的大抵不过是熙来攘往的人流,灯红酒绿的街道,远近闻名的艳遇文化。”也有人说这只不过是旅游业需要的噱头,是寂寞空虚的旅人消遣放纵的借口,绝不是这片土地上原本生长的作物。今日,我们作为一个考察团队,不一样的性质赋予了我们不一样的目的和任务,我们抱着别样的心态来这里找寻属于我们的答案。
上午12点多的时候我们即到达了丽江,一个我们已经有了初步认识的丽江。丽江,它是一个纳西人民聚集的古老的城镇,发展演变到了今天,已经成为了一个以文化旅游为支撑的地方中心城市。然而,城市所带来的钢筋水泥的气息以及快节奏的生活脚步不知有没有在悄然的改变这里。我们寄希望于在这里能发现些什么,得到些什么,用这些馈赠去奠基我们的梦想。因此,对待丽江,准备让我们不再彷徨,它的神秘即将解冻,黑暗的火光也会变得光亮。
基于丽江古城的规模庞大,我们将队伍一分为二。一队由唐强和苏婧带队,二队由金鑫强和保继鸿带队,分别沿着不同的线路去探访这里一切文明的遗迹与如今人们对它的资源价值的产业链运作形式。一队走过和探访了古城大水车,万古楼,普贤寺等地,二队主要考察了古城内的木府,五凤楼,旅游工艺品销售与制作以及其他的文化创新类的项目运作等方面,时间上从中午一点一直到晚上七点结束,收集了大量丰富的信息数据材料。据我们所收集到的信息,“丽江古城”包括大研古镇、黑龙潭公园、束河古镇及白沙古村落,其时空格局是以大研古镇为核心,白沙及束河古镇为补充,发源于黑龙潭的玉泉水为营城脉络与重要领域的时空统一体(此次我们所走访的仅是大研古镇)。丽江古城是世界文化遗产,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坐落在云南省丽江坝中部,玉龙雪山下,北倚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与同为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阆中、山西平遥、安徽歙县并称为“保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它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唯一两个没有城墙的古城之一,历史上丽江古城却有城墙。是第二批被批准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中国仅有的以整座古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获得成功的两座古县城之一(另一座为山西平遥古城)。
自古城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过后,古城内的旅游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主要包括旅游、餐饮、住宿、商业、休闲娱乐、文化等各种业态。这些业态大致可以分为四类,即住宿(特色客栈)、餐饮(主题餐馆、特色餐厅)、购物(特色购物商店)和休闲娱乐(酒吧、咖啡馆、书吧等)。从业态配比上来看,四类业态数量相对均衡,没有占绝对乐倒性的业态类型。总体来看,住宿所占比重较大.达到了37%,其次是购物和餐饮,分别占25%和23%,最后是各种休闲娱乐类场所。
如今,丽江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正面临这样一个严重的问题,即丽江古城原住居民逐渐的被“边缘化”,使古城的居民呈现出“非本土化”、“非民族化”特征,也使古城的民族文化、本土文化大量地被“外来文化”置换。据调查资料显示,1986年底,丽江古城有居民4269户15279人;到1999年底,已有1527户5001人迁出古城。13 年间,已有35.77% 的居民户、32.73% 的人口迁离古城。在不断有人迁离古城的同时,也不断有人迁入古城,从1987 年至1999 年的13 年间,累计有1350 户4051人迁入古城。迁走的大部分是纳西族的古城本土居民,而迁入的大部分是外来的经商务工者。由此而观之,丽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应要大力的解决好这一问题。因为,丽江古城的特殊地位决定了文化性内涵是其旅游文化产业的灵魂。而人群置换带来的文化精神置换与古城极具魅力的主体民族纳西族文化精神产生冲突,相互背离,不利于发展独具特色的丽江古城主体性文化产业。
那么,如何来进行解决?针对调查实际我们认为:应以丽江民族主体为文化主体,保持古城独特的边疆少数民族感性存在,才能实现古城旅游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八、案例反思与总结
学以致用,活学活用,为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奉献力量是我们此次“滇之路,黔之梦”之行的主要目标,并在开阔我们的专业眼界的同时提高实操能力。因此,我们将立足贵州本土资源及实际发展状况,将此行在云南田野所得的经验与反思运用在贵州的各个典型案列中。在理清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脉络的同时,取长补短,汲取经验教训,为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建言献策。我们深知,贵州将迎来全民致力于“文化旅游创新区”的建设。因此,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促进贵州民族文化产业的大繁荣,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姿态夺取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我们将不遗余力。
经小组研究讨论,我们将贵州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落在了民族村寨,特别是适合做民族旅游的村寨。民族旅游 ( e t h n i c t o u r i s m) 是指旅游者前往少数民族 (土著民族)的居住地区旅游。在国外又被称为 A b o r i g i n a l T o u r i s m 或 I n d i g e n o u s T o u r i s m。在我国台湾地区又被称作异族观光(杨柳,民族旅游发展中的展演机制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为例,《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报)2010年第4期》)。因为民族旅游集中体现了旅游、民族工艺品、民族民俗表演、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民族博物馆的建设等民族文化产业各方面的发展状况,其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有利于我们以更全面的视角探讨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立足此目标的基础上,为了能更好地运用实践调查的宝贵经验来开阔我们的思路,我们将贵州的民族村寨大致分为三种。分别是:已开发成熟的民族村寨、正在开发中的民族村寨和即将开发的民族村寨。以此为依据,我们分别选取了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惠水县的好花红和贵阳市乌当区石头寨分别作为对应案列。然后根据我们之前田野调查的资料和现在这些村寨的发展,具体的探讨他们的发展阶段、发展现状、发展思路、发展瓶颈。最后是参考本次田野调查的数据和查找国内外相关案例的经验,为各民族村寨的进一步发展提出我们的想法和意见。
案列一:黔东南州雷山县西江千户苗寨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距离县城36公里,距离黔东南州州府凯里35公里,距离省会贵阳市约260公里。西江千户苗寨由十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由于交通、经济、意思形态等各方面的制约,长期以来,农业在西江千户苗寨中占着绝对优势的地位。历史上,这里以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方式养育着这一方水土的人民,人民生活自给自足。虽然经济发展缓慢,但也使西江的苗族歌舞、服饰、民俗、节日、建筑、祭祀等仍保留着自己独特的风格,民族风情极为浓郁。1982年,美国人类学者路易莎为完成她的博士论文来到贵州。路易莎为大山深处的西江苗寨风情所震惊,随后便留下来对苗族文化制度做了一年多的田野调查,并向贵州省政府建议:希望民族文化能像大自然的美丽风景一样受到重视,成为旅游观光的重点。1987年,黔东南州将西江千户苗寨及其附近的郎德上寨和雷公山列为首批旅游开发的重点。在刚开始阶段,虽然村民认同政府的提议,并作出努力打破按季节和节庆吹芦笙,跳鼓舞的传统禁锢,并表现出对旅游开发的强烈诉求,但由于交通的制约还是使得只有一些学者和体验式的游客进入,在游客数量上还是难成规模,而这种原始状态整整维持了10年。直到2002年,“苗年文化周 ”会场搬到了西江千户苗寨。“养在深闺人未识”的西江千户苗寨真正第一次震撼性地展示在四海宾朋面前。这样的一次活动成了西江苗寨旅游发展的“分水岭”。2005年,国家民委批准建立“中国民族博物馆西江千户苗寨馆”。西江千户苗寨成为中国苗族文化研究中心,也使旅游开发被赋予了新的涵义。2008年第三届贵州旅游产业大会在西江召开,进一步带动了西江各方的建设,州政府也以此为契机,举全州之力,推动了西江的二次发展。自身的优势与机遇,注定着西江必将成为民族旅游的闪耀新星。在此之后,西江千户苗寨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现在的西江苗寨主要以主会馆、游方场、博物馆、精品老街、观景台等项目为主,集旅游、休闲、观光、会议、旅游商品开发、摄影、民族文化学习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随着景区知名度和美誉度的不断提升,旅游接待能力与游客接待量节节攀升,截至2013年年均游客量达7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突破9.5亿元,景区村民的收入更是突飞猛进,逐渐发展成为“贵州省少数民族文化旅游龙头景区”,也是贵州众多民族村寨的榜样。
西江千户苗寨的累累硕果大家有目共睹,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隐藏着一些问题。比如,千篇一律的旅游商品随处可见,如此的商业化不仅降低了西江的档次更是加速了西江与其他旅游村寨,村镇的同质化;民族村寨+农家乐+旅游商品+民族表演,这是在西江旅游的主要消费方式,在每一个环节我们都可以看到开发者在尽心尽力地营造消费特色,但却还是与消费者的想象出现落差,甚至会失望;民族文化越来越“舞台化”(过去西江苗寨歌舞表演由当地村民组织和担任俗称‘老妈妈歌舞队’原生态特色鲜明,后来复制已开发地区的民族歌舞表演,由训练有素的俊男美女来承担,展演全面舞台化),这样简单复制其他地区的开发模式,不仅会加速解构本民族原生态的文化,从长远来看还会打破和瓦解贵州的原生态文化,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市场竞争力。如此种种问题,是所有民族村寨开发所要面临和思考的问题,只有在不断的对比和反思中认清自身的特色和定位,然后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和利用,才有可能获得长足的发展。结合本次实践考察活动,我们将结合云南民族村和丽江古城的思考,来探讨西江千户苗寨的改革方向。
当今世界旅游正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地球上任意两地的文化越来越相似,以至于“真实性”(autuenticity)不可企及,旅游变得不那么“令人着迷”,旅游和休闲(recreation)更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是如麦克康奈尔(Mac Cannell)所指出的“现代人的疏离促使他们去别处寻求真实的生活”,将旅游当作“现代版的朝圣”,顽固地追寻差异性,以获得某种精神上的救赎。而与丽江相比,西江在知名度,面积,集群效应,交通便利度等方面都不及丽江。因此,西江更应该打造自身的特色与精品项目,提升自身的内在竞争力。我们认为,可以先简单的分为旅游工艺品的改造和消费内容的改革。
旅游工艺品是指在旅游业发展中产生的一种新产品。虽说是新产品,但却是在原有的工艺品和工艺上进行创新和改造,特别是民族工艺品,以其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着前来的游客。民族工艺品开发的好坏程度,直接关系着该旅游市场的开发程度、经营者的利益,游客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和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等问题。因此,重视旅游工艺品的开发是国际上的普遍趋势。并且,国际旅游工艺品未来发展的特点将集中表现为:1、现代旅游工艺品的风格呈现多元化。2、传统与创新相结合。3、产品品种的多样化和细分化。4、旅游工艺品生产的版权化和经营的品牌化。5、注重个性及文化内涵的提升。6、旅游工艺品的设计趋向科学性。而针对西江旅游商品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以下的探讨:
1、打造一支旅游工艺品的研发团队。
在西江旅游工艺品的销售是没有经过统一的规划的,都是由租赁商铺的商户自行开发和打造,因此就难以避免相同商品重复出现的现象,而这也是市场开发的必然结果。打造一支旅游工艺品研发团队,是为了保留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导市场的发展。我们认为,这个团队的成员应该包含有传统工艺品制作者,传统手工传承人,专业点的旅游工艺品研发者和专业的市场开发者。在这个团队中,传统与现代的制作理念和制作工艺相互碰撞,相互吸收,让旅游工艺品的开发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注重品牌的打造和版权的保护,这一支团队的产品必将独树一帜。这同时达到了尊重传统文化、重视现代设计人才、打造村寨亮点、引导该区旅游工艺品经营者改善经营方式等多重效果。
2、对旅游工艺品的进入进行限制或引导。
虽然旅游区内的经营不善者终将被市场淘汰,但这也是破坏该区旅游工艺品市场的一个过程。对于开发者可以控制的商业店铺,应控制大量同类商铺的进入,在充分考虑市场饱和度的情况下应有意识有目的地引进一些特色商铺,以保持市场的活力和游客的新鲜感。对于开发者不可控制的商业店铺,在必要情况下进行一定的引导,激励商户进行相应的改变,营造良好的市场氛围。
消费内容的改革是指景区自动改善与升级景区内的资源和旅游项目,以满足消费者更高的消费需求。西江的主要消费方式为民族村寨+农家乐+旅游工艺品+休闲+观光+民族表演+文化消费。对于民族村寨来说,西江的消费内容比较丰富,但还是要提高文化及民族特色的占有度,让游客获得别样的享受。
3、注重文化真实性,让文化不再是旅游的噱头
西江之所以能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景区,首先是因为它是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集合体,有着浓厚的民族文化资源。但是,现实的情况是很多开发者在开发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成为开发者的噱头,甚至是获得旅游效应及效益的工具。在西江苗寨,山脚下都是统一规划好的木楼,苗族服饰成了拍照的工具、苗族歌舞成了专门性的表演、苗族的习俗为了满足旅客体验性的消费而天天上演,这些急功近利的行为破坏了文化的真实性,而且毫无节制地复制和利用只会让文化像商品一样随着稀缺性的减弱而贬值。当然,也不可否认这是市场开发的必然结果。而市场是需要调控的,这样才能保证市场的健康发展和文化资源被合理的利用。我们认为,这个调控就是加强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比重,注重保留文化的真实性。比如,去过西江苗寨的人都知道,整个寨子里面只有那么几个老人会唱古歌。总有一天老人们会不在,在这些老人的有生之年,我们不应该是每天请他们出来表演节目,而是设立一个专门的场所,让老人们教他们的晚辈学会唱古歌,让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大家的见证下生生不息;所有的歌舞表演、工艺展示、民俗节庆都不应该由专门的人来负责,每一个苗家人都不应该为赚钱而重复地过节,不应该为生存而不停地表演。他们不应该是专业的旅游服务者,而应是文化的传递者。西江千户苗寨的开发,政府是主要的领导者。我们认为,政府有必要号召大家一起放慢脚步,总有那么一小段时间会有不同的男女老少一起学习苗家的歌舞、苗家的传统技艺、一起倾听老祖宗的故事。试着想象,旅客无论住在寨子里的哪一家都可以有人能唱上一小曲,跳上一小段;无论走到哪,都能看到苗家妇女在绣衣纳鞋,都能听到远处传来嘹亮而欢快的歌声;驻足停靠,都能和路过的苗家人唠唠嗑,饶有兴趣地学几句苗家话。如此画面,和谐而又美好!而这,不正是所有游客出发前对苗寨的想象与期待吗?
4、创造性地打造文化精品路线
打造精品文化路线是指在村寨里设计有一条旅游路线是专门展现村寨文化或苗族文化的,它明显地区别于商业路线,让游客有更多和更深刻的旅游体验。而创造性是指注重文化的灵活展现,以不同的载体展现文化的独特魅力。西江千户苗寨有专门的博物馆,并且设有专门的讲解员,这是保留民族文化和展现民族文化很好的一个方式。但对于游客来说,参与性与感受性并没那么高。精品路线的打造主要是以灵活、新颖的方式增强旅客对苗寨文化的兴趣,在提高景区文化占有度的同时满足旅客的多重消费需要。精品路线的内容可以是苗族的历史、不同支系的区别、苗族的衣食住行、苗族的风俗节庆等方面的展示;可以是文化与艺术相结合,或是打造一台舞台剧、话剧,或是主题壁画,或是街景雕刻,或是实地场景再现;可以是文化与科技相结合,或是主题体验路线,或是动画人模设计等等。
5、增设学习性消费和会议性消费
设计并建设有苗家特色的能满足中小型会议的专门场所,支持和引进与苗族研究、旅游开发、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的会议,并提供相应的特色会议服务。在无会议期间可为村寨居民和游客开展相关的讲座或是短期的技艺培训等。让学习之风,理性之风,务实之风弥漫在整个村寨。
总结:
无论处于发展的哪个阶段,都应该保持或创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个核心竞争力不是来自于外在设施的建设,而是来自实实在在的文化软实力。而这个保持和创造不仅有经济力量的推动,更重要的是要有对文化的尊重和对之前所作所为的反思。
案例二:黔南苗族布依族自治州惠水县好花红千户布依寨
好花红镇好花红村位于惠水南部,距惠水县城18公里,与原政府相距800米,毗邻省道101线,是省级民族团结建设示范点,又享有“金钱桔之乡”、“好花红民歌发源地”、“中华布依第一堂屋所在地”等多种美誉,惠水母亲河——涟江穿村而过,具有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全村总面积7.76平方公里,辖114个村民小组18个自然村寨,人口2768人,其中布依族人口2285人,占全寨总人口的82%。好花红村是自然状态下形成的布依族聚落村寨,在长期的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了具有布依族特色的建筑、服饰、饮食、居住、婚姻、礼仪、丧葬等优秀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的结晶凝结了布依族人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好花红村坐拥蜿蜒的涟江河、美丽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布依寨门、独特的民族风情、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独树一帜的居民、完好的农耕传统、整洁的农家栈道、火澄澄的金钱桔、牛肉红,构成了好花红村布依寨民族文化长廊的美丽图景,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造布依文化旅游的好地方。
近年来,好花红村支两委一手抓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改善民生和旅游基础设施严重不足的现状。完成了村级农民活动广场改造4000平方米、安装路灯40盏、农民文化走廊和80户农户住房改造等建设;一手极力打造“好花红”文化品牌。在涟江两岸广种刺藜形成长廊,体现“好花生在刺藜蓬”的特色风貌,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并注册了流行惠水涟江沿岸的《好花红》曲谱;打造了布依民族“八音座唱”,成立了“好花红艺术团”,艺术团成员每年每人表演收入在8000元以上。在好花红镇党委、政府的引导支持下,多次举办“好花红民歌节”和“金钱桔采摘节”,好花红村10余户农户开展了“农家乐”(现产值在360万元左右),雇拥本地劳动在600人次以上(50元/天/人次)。一是解决了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的问题。二是大量消费本地农产品,使村民收入年年增加,并且力争在2015年形成坚持政府引导,社会资本多元投入,少数民族群众积极参与的民族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格局,构建“好花红”品牌为核心的民族文化产业开发体系,发挥“好花红”品牌优势,围绕“好花红”发源地,抓好的“好花红”民俗文化旅游业;带动蜡染、刺绣、绘画、雕刻、竹艺、藤艺等民族民间艺术品和建设,形成“好花红”民族工艺品系列;组建专业演出队伍,培育稳定的民间艺术演出团队,依托富有民族风情的原生态歌舞节,打造一台“好花红”民族文艺综合演出节目,以此为重拳,在打开好花红民族文化产业之门后,充分发挥“好花红”品牌优势,以露天博物馆的运行方式,建设黔南州乃至贵州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布依族文化艺术、建筑艺术、民俗风情等在内的,集布依民族文化研究、教育、展示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区;打造融合布依风情、民俗和田园风光为一体的布依民俗文化旅游基地;打造融民族文化和农耕文化融合的布依农耕文化观光体验区。该综合区的内容和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保护和恢复好花红村为中心的布依村寨格局和“干栏”布依民居建筑群。2、扩大民俗接待户规模,做活民俗旅游。3、兴建布依文化艺术博物馆。4、建设布依文化长廊。5、依托于布依文化艺术博物馆,整个政府和民间资源,成立“好花红”民族传统文化研究学会,加强对布依传统文化的挖掘整理。6、打造布依文化艺术中心,充分展示布依族传统歌舞,彰显布依族纵情山水,载歌载舞的民族文化特色。建设一个高品位的布依歌舞表演中心,培养一支固定的“好花红”民歌演唱队伍。7、建设布依民俗风情园。8、围绕布依民俗风情园兴建典型“干栏”建筑风格的公寓、酒店和民俗商业街。9、打造布依民族农耕文化体验观光区。10、依托于民族风情和涟江生态以及垂钓的环境,发展带有布依建筑风格的高端房地产,如旅游休闲房,形成别具特色的新兴布依村寨,通过民族文化产业带动房地产和城镇建设。
通过了解好花红镇及其发展规划,我们可以看出好花红千户布依寨和西江千户苗寨有着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好花红若要获得长足的发展,不仅是在模式上的发展,更应该是在自身特色方面有显著的发展。在好花红整体发展之初,借鉴别人的成功之处,合理分析当前成果,及时提出在认识上和做法上需要调整的部分。对此,我们也探讨了以下几个方面:
1、对“好花红”这个品牌的认识要向纵深处发展
2002年2月,经贵州省政府批准,惠水县毛家苑乡更名为好花红乡,2014年好花红乡更名为好花红镇。2004年10月,贵州省版权局接受办理了著名布依民歌《好花红》文化知识产权的注册登记手续,确定惠水县人民政府为《好花红》的权力代理人,并颁发了证书。从2001年开始,惠水县每年举办“好花红”艺术节,一直到2008年共成功举办了四届好花红艺术节,起到了巨大的宣传作用,充分展现惠水民族民间文化魅力。经过持续对本土文化节庆品牌的打造,不但促进民族文化发展,增强好花红文化品牌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还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内涵和品位。近两年,县政府还组织编排一台好花红大戏,这不仅是千户布依寨的一大亮点,更是打出名声的品牌活动。而对于“好花红”在纵向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在艺术效果及文化内涵充分结合的条件下,好花红大戏完全有能力向《云南印象》《印象·刘三姐》那样走出本省,走出中国。让好花红的歌声唱响祖国大地。至此,好花红已不再是地方民歌,更是民族民间艺术的代表,而惠水县更是有能力承办甚至是举办一些民族民间音乐交流会,让“走出去”和“引进来”相互促进。而在横向上的认识,我们觉得不应该狭隘地把好花红看做是民歌,它来自于惠水的山间田野,来自于民间,来自于原生态。因此,“好花红”代表了民间,代表了原生态,它应该是惠水的民族民间文化的代名词。惠水的民歌、惠水的民族工艺、惠水的民风民俗、惠水的惠山秀水,就是“好花红”的主体内容。因此,在打造这个品牌时要有重点,有突出点,不能看着别人有的东西都生搬硬套。
2、要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开发制度
西江、好花红和云南民族村一样,都是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开发的,这种开发模式能在初期有效地集中人力物力搞发展,促进良好的开端。并且能在一定程度上兼顾文化的保护和经济的发展。但作为一个关乎民族文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大项目,我们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对于这个我们可以参考云南民族村,它是属于新建模型的多元化民族文化村,建于1991年。当时为迎接中国第三届民族艺术节在昆明召开,云南省政府和昆明市政府于1991年6月12日在昆明市海埂农场召开现场会决定在国营昆明市海埂五七农场的基础上建设民族文化风景旅游区,取名云南民族村,以集中展示云南省26个民族的民俗风情和灿烂文化。1992年2月18日以白族村傣家寨的建成开放为标志,云南民族村正式出现在昆明市的滇池之滨,隶属于昆明滇池国家旅游度假区。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云南民族村在弘扬云南民族文化,促进云南旅游业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成为许多地区效仿的榜样。但是,在经历了初期发展后,随着市场的变化,云南民族村因为经营方式,产权所有,改革不到位等问题难以进行产业化发展,曾一度缺乏活力。而对于好花红也一样,虽然正在起步阶段,但每一个发展规划和管理制度都应该兼顾眼前和长远,都应该以开放的思维灵活处理好发展中的问题。无论产权如何分配,无论在管理上现代的方式和传统的方式如何平衡,都应该保障好人民的切身利益和保护好民族民间优秀的文化。
3、要节制性地开发,做到可持续发展
所有的民族村寨或是历史古镇的开发都依靠其本身所具有的浓郁的文化资源,再加上大部分的村寨都是依山傍水,有着灵动的秀气江河,所以也都是风景优美的。依靠着这些资源,开发者们都不约而同地开发古街、引进休闲娱乐项目、修建现代化设施等等。或许这样的项目在当地会显得有特色,但放眼全国,则是一个让游客无奈,让学者担忧的结果。所以,我们认为,好花红作为民族村寨旅游的后起之秀,在适应当前发展的情况下就不要急着去过度的开发和引进,那样只会喧宾夺主,只会让文化这个根在利益的追逐下被泯灭。虽然大家都走上了村寨开发这一条路,但每个村寨都会因独具特色的文化而显得独一无二,留住了文化,才留住了自己的根,留住了根,才能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案例3:贵阳市乌当区石头苗寨
石头寨坐落于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云锦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寨共有200户人家、600多人口,其中,95%村民为苗族。该寨至今仍完整保存着苗族刺绣、苗族银饰、苗族服饰、芦笙、唢呐、大号、啸筒、织布机等苗族传统手工艺,其“跳场”民俗,在2008年和2009年分别被乌当区政府及贵阳市政府列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贵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暨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除此之外,石头寨还有“乌米饭”“石头长歌”“苗族民居”等文化资源。在村寨内有一条白马河贯穿而过,并有一座名为“独秀峰”的山,山上有一座寺庙为“尖山庙”,自然风光优美秀丽。
近年来,石头寨的村民在为该寨的开发不遗余力地奔波着。与其他地方不同的是,石头寨这种开发诉求是自下而上的,村民们自发地成立申报小组,积极寻找各方面的支持和有利于本次开发工作的突破口,而他们所做的一切并不是只为寻求经济利益,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石头寨在历史上曾经历过一次大灾难,1969年时发生过一次重大的火灾事故,导致村寨里的民居建筑基本烧毁殆尽,后来大多都是现代性民居,没有民族的风格。而且石头寨位于贵阳市的城郊地带,正深受着城市开发的压力,这种压力体现在空间环境和意识形态上。近几年由于交通发展的需要,贵阳市轨道交通和沪昆高铁从寨子上空穿插而过,导致一些保存下来的珍贵建筑物也被迫从建。而在意思形态上,多数的苗家青年都已外出打工,都接受了很多“外面”的东西,尽管他们都保留着传统的生活习俗和生活技艺,如“二月跳场”“苗家刺绣”“乌米饭制作”等,在他们认为,如果再不有所作为的话,这些祖宗留下了的东西都会逐渐消失。而进行开发就是拯救的一种方式,他们计划重建一个规划整齐而富有传统格调的新村,然后以新村的开发和商业的发展吸引外出打工的村民回来,既能让他们回来搞自身的发展,也能让他们在旅游开发的刺激下保持传统的东西。也就是解决国家要发展、城镇要建设、人民要增收、利用文化在中间寻找一个契合点做到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开发,把石头苗寨的民族文化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发展优势,更好更快的促进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增长,让石头苗寨的文化魅力,文化生命力及文化推动力在开发中显现,在开发中得以保护和延续。而面对这样一个以开发来拯救自身的村寨,我们也做了一些探讨:
1、以整体的眼光寻找自身的发展
由许多案列和旅游规划我们知道,像石头苗寨这样的村寨实属不少。但它仍有自身的优势,因为在贵阳市区没有这样开发完善的民族村寨,虽在近郊有一个青岩古镇,但并不构成较大的冲突。石头寨位于贵阳市乌当区,乌当区以“黔中秘境,生态乌当”被定位为贵阳市的后花园,因此也有很多休闲项目在乌当区建成,如高尔夫球场、温泉、生态旅游景区等。而石头苗寨不仅能有赖于这样的一个地理位置优势,更能丰富乌当区的规划和建设。因此,石头寨也要多建设一些能吸引附近居民常来的消费项目或是休闲项目。如此我们认为可以参照丽江古城的发展,开放与传统相映衬,相得益彰,相辅相成。
2、大力发展节庆经济
“二月跳场”是石头寨最重大的项目,它不仅包括传统的祭祀、祈福还包括大型的交流活动。因为他不仅是寨子内的居民在跳,而且四面八方的苗家人都会来庆贺他们的节庆,这时就聚集了大量来参加活动的人,而且这样的大型活动每年都有,一办就是3天。这三天是苗族传统风俗、服饰、艺术技艺的集中体现,可以极大地吸引着游客的眼光。这不仅能促进经济的发展,更能打出石头苗寨的品牌。无需担心的是,石头苗寨不会因发展节庆经济而会出现明显的淡季和旺季,因为他们是在做“街坊生意”。因此,节庆经济有理由成为石头寨的亮点。